【每日一练】2023年教师资格证考试(4月27日)

时间:2023-04-27 09:18:22责任编辑:zz145

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2023

  • *备考没方向?
  • *考试时间不清楚?
  • *成绩看不懂?
  • *考试内容没有掌握?
  • *拿证之后何去何从?
  • *别人上岸也这么难?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一、单选题

1.教师仅凭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从而导致学生产生“书呆子型”成就中心的偏向。这是考试的(  )

A.显性正向功能

B.显性负向功能

C.隐性正向功能

D.隐性负向功能

2.《学记》指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相观而善”等。这说明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运用(  )

A.谈话法

B.讨论法

C.讲授法

D.练习法

3.站在对方的立场和角度看问题,设身处地地体会对方的处境,这符合(  )的要求。

A.心理置换

B.自我排解

C.认同

D.共情

4.李明看到张红帮助老师擦黑板并学会该行为,但日后他自己不一定这样做,因为他未看到老师表扬张红。这属于观察学习的(  )过程。

A.注意

B.保持

C.动作再现

D.动机

5.皮亚杰认为,(  )岁是儿童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分水岭。

A.10

B.9

C.12

D.18

二、简答题

简述创造想象产生的条件。







【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D【解析】教育的负向功能是指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教育的隐性功能是指伴随显性功能而出现的非预期的功能。题干所述即体现了伴随着考试的评价功能而出现的阻碍个体发展的隐性功能。

2.B【解析】题干中的描述是指在教学中同伴之间要相互学习,讨论切磋,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这体现了讨论法的意义。故选B项。

3.A【解析】题干的描述属于心理置换的要求。

4.D【解析】在动机过程中,观察者因表现所观察到的行为而受到激励。观察者习得的行为不一定都表现出来,观察者是否会表现出已习得的行为,会受强化的影响。

5.A【解析】皮亚杰认为,10岁是儿童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分水岭,10岁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主要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也就是他律道德;10岁以后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大多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也就是自律道德。

二、简答题

(1)强烈的创造愿望;

(2)丰富的表象储备;

(3)积累必要的知识经验;

(4)原型启发;

(5)积极的思维活动;

(6)灵感的作用。


2024教资上岸大本营

  • 考试公告
  • 成绩查询
  • 资格认定
  • 备考讲座

扫码进群,备考路上不孤独,互帮互助,共同上岸!

点击打开
收藏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手机登录下载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

— 登录账号,免费查看完整备考资料 —

每日一练

历年试题

面试宝典

时政热点

欢迎登录